2001年上映的電影,那一年我剛上小學一年級,那個時代這種片子的絕對符合大眾口味,不過現在看,我想很多女生都不會被最后的立意騙了。
要知道,重要的內容先說,開頭的新歡牛理論重要且正確。為何立意會變,這是電影藝術,藝術得高于現實。且這是美國電影,要符合大眾的觀看口味,且需要政治正確,最后的落腳點不得不回到真愛至上。
在觀影過程中,我一直相信男人只要身體允許,經濟允許,不會停止尋找新歡牛。
但導演強行說不,人間有真愛。
我們回頭看看讓簡相信人間有真愛的例子

看開頭就猜到結局,就會產生兩種反應:
真無趣的故事
不錯,就當喜劇片看
到底是哪一種取決于當日的心情。
女主角是媒體人,用動物來比喻愛情,付諸筆端,這種從《欲望都市》衍生出來的表達形式很受追捧,總能博得相關人群的喜歡,比如我,即使算不上深刻(尤其因為我看的是中文版,翻譯過來的公牛理論相當艱澀,一下子理解不了)。回過頭看看上映年份,8年前的故事也算創新了。
前面的統統不說,最后男女主角街角Kiss時后面出現的公牛和奶牛讓人會心一笑,倒算是最大的亮點。

《似曾相識》cliche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35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