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個中文譯名,我首先想到的套路是:
“地球人穿越到了白堊紀的地球,做了什么事,給后世帶來了什么影響”。
看了片子開頭的描述“很久以前,有很多文明”,我想到的套路是:
“外星人到了白堊紀的地球,做了什么,給后世帶來了什么影響”。
結果呢,片子特意強調了“6500萬年前的地球,白堊紀”,但僅僅套用了個時間背景,也就是白堊紀被隕星撞擊,生物大滅絕之前的那一小段時間,除了可以蹭一點恐龍的元素,完全可以放在任何一個“外星球”上。
片子很無聊,很多時候快進了

“寂靜之地團隊”的過人之處是能夠營造出一個充滿末日味道的荒蕪環境,人的求生欲被迫與未知死亡恐懼般的壓抑一直斗爭,同時親情與愛能夠自然流露。
但本片不同,恐龍對于大銀幕前的觀眾而言,缺乏應有的神秘與未知感,驚悚程度自然大打折扣。你可以忽略這部電影不明快的節奏或者是整個無從讓人被說服的荒謬前提設定,似乎能夠看到片方想復制“寂靜之地”的野心從而有很多刻意的模仿,恐龍并非這里的主要元素,“于無聲處”的恐懼倒是做得很足;但是這之外很難看到電影還有其他的優點。

奔著看大片的心理來看這部片多少會失落,因為也就宣傳片里那些鏡頭了,整體吃特效的片子,連開場那個泥潭恐龍都沒出來顯擺一下你說得有多缺錢啊,不宏大就可以想象到,然后那種歷險的部分太少了,設計太單薄了,除了山洞,星球的環境展示的太少,自建的體系不充分,還沒了解地球就要逃跑了,太快,一句話點評大電影做小了

“逃出白堊紀”被忽視的特效災難大片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41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