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量:49220
“光陰里的故事”徹尾失敗!論光陰的片頭片尾曲
人世間都沒追追完了它,原來給三星半,現在可以四星。
播放量不如意,豆瓣又沒開分,這個結果挺不公。
故事很切題,光陰為敘事的線性敘事,青島筒子樓里一群年輕人的故事,溫暖代入感很強,不狗血就意味著戲劇性不強,這是短板,挺無奈的一件事。
本來以為沒有偽骨科,最后還是有了,但好在男女主愛情落地蜻蜓點水,并不強調愛情主要還是幾個年輕人奮斗、對自行車廠自救,這做得挺好的。
故事對于我來說很有共情感,一家人、街坊鄰居溫暖,90年代2000年初的時間點不遙遠,以前下崗潮爸媽那時都切身體會的
到22年了 也沒聽說啥消費級的自行車是精密組裝 不能拆
編劇想凹主角光環 也要分清場合吧
一個自行車你搞個‘我能拆就能裝’的戲碼
有意思么?
為了配合這出戲 搞得對面銷售還要閉著眼吹自己的自行車不能拆
我要是消費者 我直接就放棄購買了好么
買回家供著么?回頭胎扎了 我都找不到人來換?路邊修車棚都裝不上?
搞笑的么
正在CCTV-8電視劇、 愛奇藝視頻和騰訊視頻聯合播出的年代劇《光陰里的故事》接近尾聲。鏡頭聚焦到1994年青島的筒子樓里,光陰里的年輕人們奮斗的路上吃開心。電視劇在青島全境拍攝,被業內人士美譽為青島版“人世間”。文藝青年能把美食吃成人間誘惑,這部劇也不例外,讓人津津樂道的就是那個在青島的煙火老街里,吃到“葛優躺”的徐奮斗讓人對美食產生無限向往。賀鵬把國潮小青年徐奮斗演成“當年讓人哭笑不得的我們”,也被笑稱“青島野生代人”。
用瓷盆喝的青島啤酒是中國第一家內地在港發行H股上市的企業
真沒有必要再糾結到底當年青島大街上應該跑什么車,當年用多少錢買游戲機,花多少錢上大學….
粗淺認為就是有這么兩種導演:一種會講邏輯嚴謹,思維縝密的故事;另一種更注重從微觀的視角來展示人物內心的感受。
光陰顯然選擇了后者。畫外音和信都很有溫度。
就說結局,帶著一種法式的悲情,時代里的小人物,雖有披荊斬棘,但也一無是處。
人生嘛,盼的就是流年無恙,光陰留香。
“光陰里的故事”徹尾失敗!論光陰的片頭片尾曲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6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