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量:14977
“大債時代”窮是一種病,得了要你命
近些年來,臺灣確實有不少反應社會現實的好片,印象比較深的比如《大債時代》、《我們與惡的距離》、《血觀音》、《大佛普拉斯》等。對臺灣影視劇的最初悸動源自電影《練習曲》和《一一》,感受最深的就是節奏很慢,情節細碎,沉浸其中仿佛能卸下一身浮躁,心也跟著靜下來。因此也一直期待有機會能夠去往臺灣本地,去環島,去親自感受那里的人文風情。
電影名《大債時代》,其實問題不在于陷入債務,因為負債本身是中性的。用對了用好了,能少奮斗很多年。所以,往往越有錢的人負債越多,一方面用足杠桿
今年看過最好看的電視劇,劇情真實、接地氣,細微的細節真的非常戳心。簡直就是給北上廣深和各大省會城市里的成千上萬年輕人的生活做了一個切片。
在這個電商廣告轟炸,消費主義至上的時代,貸款已經席卷了大部分年輕人的生活。大到買房,小到買一件衣服都在貸款,我們好像都已經習以為常了。
對有些人來說,不貸款不生活。生活的流程也是貸款、還貸,再貸款,再還貸……直到債務越積越多無力償還。
然而不管多少人被貸款吞噬,總有無數商家、自媒體博主在你耳邊煽動、慫恿你超前消費,買更貴的東西。
你有負債嗎?
你有在使用信用卡、借唄、花唄、微粒貸等各種貸款軟件嗎?
你能做到及時還款嗎?
我相信,對于半數以上的年輕人來說,這三個問題都是扎心的。無論是房貸、車貸、各種貸款,還是超前消費導致的以貸養貸。負債,似乎已成為大多數年輕人的生活習慣。
大手大腳的月光族,終于有了各種花費的借貸方案。可是很少有人直面過一個問題,花錢一時爽,還錢火葬場。
今天咱們聊的這部劇,正是關于年輕人在貸款壓力之下的艱辛生活。
它是——
《大債時代》
需要說明的是,這部劇雖然出自臺灣
這是一個怎樣的時代?
每天打開手機,小明脆弱的神經都在飽受沖擊和挑動.
暴雷的不僅是P2P網貸,更是公寓和養老院。
年輕人被困在花唄里。
手機里的每個APP都想借錢給我。
不借錢就是欠款?不投資就是笨蛋?
今天說的這部劇,就帶我們見識見識:
這個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這是一個債債相連的——
本劇和高分口碑臺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師出同門,一己之力抗下公視開年大旗。
一眾主創更是全“金馬”班底,三位主演去年都入圍最佳演員獎提名。
第一集開篇就丟出一顆慘烈重磅的“人肉炸彈”。
“大債時代”窮是一種病,得了要你命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54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