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量:97154
《哈布洛先生》個人理解,下面內容馬上劇透,請謹慎。
《哈布洛先生》,濃郁的歷史氣息,深厚的蒸汽朋克色彩,工業化機械環境,淡漠疏離的生存氛圍。哈布洛先生作為一個機械人,恪守嚴謹的邏輯性,獨自在清晨或黃昏整理精致的機械花朵,總是執拗得糾正墻壁上老照片的位置,讓一切都井然有序。而他也日復一日做著有條不紊的工作,看似充實卻又有意無意透露巨大的空虛。當超前的時間感與空間感占據人們的大部分生活,留給人性與情感的空間又有多少?路人的無情淡漠,工業的茫茫灰色,恰好印證了強硬時代與豐富情感的偏差。在這樣千篇一律的機械化生活中
《哈布洛先生》是由洛朗·維茨導演的一部法國動畫短片,片子的時間很短,但是片子所講述的故事耐人尋味。故事圍繞著生活在機械世界的哈布洛先生和一個機械世界的機械狗展開的。情節簡單,畫面感人。同時,這部作品也成功的獲得了第86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
長期以來,人們對這部片子的關注點大都集中在主人公哈布洛與機械狗之間上演的那份溫情。固然,隨著物質文明越來越發達,“拜金主義”與“利己主義”愈演愈烈。原本以為科學帶來的將是更好的服務人類生活,但結果卻是人與人之間開始形同陌路
一棟充滿歷史氣息的老房子,時針一分一秒地轉動,嘀嗒,嘀嗒…接觸不良的電燈幾經開關才被點亮。
哈布洛先生近似強迫地扶正掛在墻上的相框,徑直走向通往陽臺的被重重封鎖的門。他旋轉第一把鎖,把第二把鎖拉出閘,又旋轉第三把鎖,走近陽臺。屋外的世界充斥著濃郁的蒸汽工業朋克的氣息,一切都是機械化的,就連哈布洛先生陽臺上的花,也不例外。他將花的模式從白天調至黑夜又調至白天再調至黑夜。他注意到對面一棟要出售的大房子。突然,哈布洛先生被一陣汽車鳴笛聲吸引住,他用頭上的精密儀器拉近一看,對面街角來了一只被人拋棄的機械狗。
夜已至,城市在飛速地運轉,哈布洛先生開關了幾次燈又到了白天。
哈布洛先生定的鬧鐘響了,此時他正準備喝咖啡,他先擺好餐布與白糖的位置,伴隨這時鐘的滴嗒聲和屋外的工業聲敲打著咖啡杯,叮,叮,叮,叮。正在喝咖啡的途中,哈布洛先生又注意到了對面街角的那只狗,他在思索著什么,又向窗外看了幾眼,時間仿佛停止了。他被自己定的鬧鐘驚醒,去到水池邊放好咖啡杯,開始了一天枯燥的生活…
時間飛速地流逝
個人不是技術宅,只是純粹看情節和人物形象。
一開始看的時候感覺就三個字:不和諧,尤其體現在人物形象上(后面越看越萌了)。長相不和諧,行為古怪(開關燈一定要好幾次是幾個意思?強迫癥?),總之很奇怪。而且一直沒明白哈布洛先生額頭上滾動的數字到底是什么意思,時快時慢,又不太像時間,難道是自己的壽命?影片中的哈布洛先生,性情孤僻且內心孤獨,門上上那么多鎖,工作在家,極少出門,有處女座的強迫癥,細節控,善良。強迫癥的痛苦在中間急迫地想救那只狗但是在開關燈時又不受控制的要來好幾下的細節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影片中好幾處劇情反轉。第一個狗狗沒有死不太反轉,有一些在意料之中。后面沒有把狗殺死算是一個逆轉。對面的for sale換成了自己家的for sale ,創意和溫情滿分。
好短片,有細節呼應,有創意,有情感。但是,那巨狗還是不和諧。
哈布洛先生的生活如機械城一般循規蹈矩,按部就班的工作之余,他也有一些養花的小情趣。他看似面無表情,實則內心柔軟,對街邊的流浪機械犬產生了憐憫之心,幾次猶豫之下,柔情戰勝理智,他抱著小狗回家了。
一起生活有快樂也有苦惱。打破了哈布洛先生原有的習慣,觸犯了他一直以來的規律和原則。
片尾做了一點小懸念,讓觀眾揪心于哈布洛先生的選擇----循規蹈矩回到原來的生活,還是為了那絲柔情做出改變?
機械城的設定給短片增加了神秘有趣的背景,讓一切特殊又自然。
最終哈布洛先生選擇改變自己
《哈布洛先生》個人理解,下面內容馬上劇透,請謹慎。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27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