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量:6162
鮑比:一流!純真年代的漣漪
雖然不是什么新電影了,應該說是我落伍了。
但是我還是深深的被電影感動了。Bobby / 鮑比。
覺得是很好的片子,從開頭就很緊湊的敘事,用若干人的短暫幾日描畫一個事件和一個時代的方方面面,而不是一兩個人的片面。我只是搞不懂為什么片子在douban得到如此低的評價,49%四星。我覺得這個片子簡直太棒了。
我試圖將最后一大段的臺詞自己打下來。
結果開始打之后發現竟有這么多,工程浩大,打了好久。
最后一段非常感人,至少對一個國際主義者來說是這樣。
而且最后一段在死亡之后用生前音軌插入的方式,更加彰顯效果。
電影JFK最后,同樣也是一段長長長長的動人的演說。
以及,電影最后的音樂,the sound of silence,歌詞貼在后面了
發現寫了好長好長……
現在大概很少有人給一個政治人物這樣高的評價了。
那個時代過去了罷。
同時發于xiaonei和douban。
P.B
What I think is quite clear,
有些事情我認為是顯而易見的
is that we can work together, in the last analysis,
我們大家最后總會團結起來
羅伯特·肯尼迪之死是美國最丑惡的1968年中的悲情一幕,之后在1968年民主黨代表大會上民主黨各路好手更是大打出手,火并的結果是共和黨上臺。
60年代,LBJ這種頂級的政治流氓為了德克薩斯州的軍火商的利益屢屢出老千,死懟越南,美國民運鬧得是越來越兇,而在歐洲,法國掀起了“五月風暴”運動,左翼運動的結果在歐洲是左派相繼上臺,而在美國卻是保守派在戰爭販子們美元的支持上把持朝政,甚至最后德州的小布什再次上臺,再次發動大規模戰爭。
好在2021年民主黨團結一心,把總統戰爭法案廢除了
2012-11-13
真正的主角是RFK,也就是被稱作Bobby的準總統,在電影中“真人出鏡”。美國人始終對他的死耿耿于懷,或許,希望這個跟他哥一樣的理想主義者能夠成就一番更偉大的事業。也或許,這哥倆的命運實在太過悲慘,激發了大家的惻隱之心。可惜歷史不能重來,肯尼迪家族以后也幾乎沒有在政界出現過。
一眾明星,在背后演繹了一個國家對準總統的期待,也演繹了希望的泡沫破碎的時刻。一系列的沖突在畫面中展現,無論是國家大義還是P民的偷情,這個世界本來就沒有大同的時候,用什么來規范人類的行為?所謂的普世價值觀還是法律?開槍打死RFK的人自然是美國人心中的暴徒,但是在其他人的心中呢?自然會有些人會把他當成英雄。人的不同,只在于信念的不同,有沒有辦法做到和而不同、而又不要彼此傷害?Bobby的哥哥在古巴導彈危機中用了最柔和的辦法,順利地解決了沖突,但是他自己的結局卻很悲劇,Bobby留下的演講同樣精彩,但最終甚至沒有機會施展,理想主義者的宿命就是如此?
六十年代,一個希望,混亂,變革的時代,他的哥哥約翰被暗殺于達拉斯的街道上,那個時候越戰還沒擴大,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個夢想再耳邊回蕩,如果約翰沒有死,那么越戰便不會擴大,甚至可能會結束,但是隨著達拉斯街頭的槍聲的響起,一個可以阻止越戰的人倒下了,而馬丁的夢想也隨之破滅,一個可以給一個國家一個時代予以變革的人倒下了,留下的是一個無法完成的夢想,一場早該結束的沒有意義的戰爭。
鮑比的參選或許是為了他的哥哥沒有完成的事業讓自己完成于是他參加選舉,讓一場沒有意義的戰爭徹底結束,讓馬丁的夢想早日實現,鮑比他是那個時代給予這個國家最后變革機會的人。
但是當槍聲從酒店中傳出的那一刻,這個最后的機會隨之消失,千帆過而不回。
可是即使鮑比選上總統其結局恐怕也不會比他哥哥好,面對龐大而堅固的利益集團,最美的夢也會無情的擊個粉碎一片片碎片拼不出曾經的夢
若如此他的結局是必然的,即使不是這樣的結局被利益集團所彈劾下臺,或者他無法贏得連任,又或者妥協退讓。
他知道國家需要變革
鮑比:一流!純真年代的漣漪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56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