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里面講的故事似曾相識,但是它的處理手段有獨到之處。開始看的時候,我以為這會是一部悲劇電影,后來看著看著,又被導演帶到了另一種思維方式中了。告訴觀眾,事情還可以這樣發展。但是我認為故事的結局是開放式的,那并不一定就是解決矛盾的結果,也許恰恰是下一個矛盾的開端。因為生活還在繼續,還會產生更多的問題……

以前看過報道,《左右》有兩個故事原型,基本情況都差不多,夫婦離異一段時間以后,發現孩子有白血病,又找不到合適的骨髓源,于是女方就希望跟前夫再生一個,用新生兒的臍帶血,為病兒配血。雖然成功率也不高,但始終就有25%的希望。每天晚上的《新聞60分》也在報道著一件類似的事情,不過沒有影片中那么戲劇性,是親生的父母又生了一個孩子來挽救自己的第一個孩子。
對于我來說,相似的題材并不陌生。前幾年,我就讀過畢淑敏的《血玲瓏》,給我留下深深的震撼。這本小說所反映的主題和《左右》并不完全相同,但事件是相似的。《血玲瓏》里故事情節的發展的沖突也更加激烈和鮮明。在小說中,女孩的病情已經很嚴重了,所以,當那個小生命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時候,可能就得立刻履行救人的職責了。然而,一個新生兒的身體各個方面的機能并不完善,器官發育不成熟,免疫機制也不完善。所以,在小說中,那個老的醫學教授提出這個“血玲瓏”方案時就已經說明了,讓那個母親把這個小生命當作“藥”來看待,基本上告訴大家,做完移植,這個孩子也就生命終結了。但是

《左右》,這是感情的左與右?還是為感情所左右了?
還沒看這部電影,因為覺得沒什么好看,電影的焦點
已經就名字的不倫不類困惑了觀眾。
不過我不打擊你們,想看可以到這里。
http://www.ku2008.net/movie.asp?id=1728

《左右》風靡耀眼!In love we trust, at that time we lost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54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