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蕾不是個心智成熟、有正當職業的媽媽,既沒有經濟能力為莫尼提供穩定的生活保障,也不能在道德人品方面對莫尼言傳身教,雖然媽媽深愛女兒,母女情深,但是這樣下去終究會毀了莫尼的一生,所以,雖然母女分開確實非常遺憾,令人唏噓,但是,孩子就此能夠走上一條有希望的人生之路,也是好事吧。看到后面媽媽帶女兒吃那頓臨別大餐時臉上擠出的悲傷笑容,眼淚就止不住了,說實在的,如果我處于她的地位,做得也許還不如她,她從沒把焦慮傾泄在女兒身上,再艱難也沒想過丟棄,這已經是很多人都做不到的了。

無意中看到這部影片,談不上多深刻,多悲愴。反倒是從兒童視角里觀察成人世界很多畫面很有趣。
看到評論里吵成一片,更是好笑。看個電影,當然可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是有些太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的感覺。抱歉,我暫時只能想到這個詞。
1,小男孩母親開始嫌棄小女孩母女倆,拒絕來往。不管是大人(主動)還是孩子間(被動)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了。翻船的理由更好笑――你女兒帶壞了我兒子。好像沒有這個小女孩,她兒子原本是一個文明禮貌,好好學習的未來成功人士。注意

第一次正式的影評,沒想到是寫給佛羅里達樂園的,我是在B站看的,彈幕說有一些刪減,刪減的內容我大致也從彈幕里面了解了,所以就當是我完整的看了這部電影吧。人是很奇怪的生物,自己一個人只是在腦中想和把想法寫出來有時候存在很大的差距,當你空想時覺得很正常的道理,寫出來的時候也常常會覺得自己的想法過于接地氣一點都不陽春白雪,不優雅大方。但是我想盡力寫出,我所想的,最原始的那一部分的想法。
電影讓我想起來我小時候去外公外婆家過暑假的日子,外公家在鄉下
電影以穆妮和斯庫提玩耍嬉戲開始,又以穆妮和簡希的奔跑結尾。
突如其來地開始,莫名其妙地結束。
回憶起整個故事,這部電影到底要說明什么呢?是孩子們之間的友誼?好像并不是。
電影通過對單親母親哈雷及女兒穆妮生活畫面的刻畫,看似是對零星生活片段的銜接,但其實卻是美國底層社會的縮影。迪士尼樂園固然美好,雍容華貴的象征,是孩子們心中的天堂。
但,現實卻并非只有美好的一面,世界是美好的同時,也是殘酷的。這大概也是為什么,導演要選擇迪士尼樂園附近的一家汽車旅館作為背景了吧

“佛羅里達樂園”驚喜連連的劇情片 世界上的窮人都一樣嗎?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13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