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1-04 09:44
首映:1990-03-02(美國)
年代:1990
時長:135分鐘
語言:英語,俄語
評分:7.7
觀看數:53689
熱播指數:199
來源網:三年影院
【獵殺紅色十月】通過戰爭武器譜寫的倫理片,是7年后蘇聯解體的前兆和縮影
7分。期待已久,看完卻有些失望。期待的潛艇戰就在片尾來那么一小段,而且也沒多少斗智斗勇的內容。Sean Connery演的船長再怎么都沒看出有什么特別的地方,隨便3,5個美國佬跳上蘇聯最精銳的潛艇馬上就能開,還硬把蘇聯潛艇給干了?老美天下第一的臭味太濃了。不是說不能YY,但關鍵是別總把敵人當作傻子啊??
同名小說改編。叫好又叫座,還捧回了一座小金人(音效剪輯)。
典型的好萊塢風格,個人英雄主義色彩極濃。
劇情方面,美國人夠能YY的。蘇聯國寶級軍官集體叛逃就不說了,那艘美國的普通潛水艇咋就能輕易跟蹤超級新式武器“紅色十月”呢?還有蘇聯外交官的拙劣,蘇聯軍隊的內耗和羸弱,要真是這么不堪一擊還用得著冷戰么。
我始終沒感覺到Connery這個艦長有多老謀深算,也沒弄明白他為什么不跟美國直接聯系,而在出發前卻通知了蘇方(用得著這么破釜沉舟么)。此招太過冒險,應該有更好的辦法才對。倒是Baldwin的情報員立下頭功,次次力挽狂瀾,直到最后擊斃奸細,假到一定程度。
蘇聯人的民族意識是很強的,冷戰時期,蘇軍內部除了飛行員別連科叛逃事件之外,就只有幾名特工人員的變節事件發生——而特工人員變節是在每個國家都會發生的,美國也一樣。美國人虛構出蘇聯海軍的一艘戰略核潛艇叛逃,拍這種片子,肯定別有用心。
此片上映于1990年。那時冷戰雖然還沒有結束,但是蘇共在國內的執政基礎已經開始動搖。戈爾巴喬夫倡導的“新思維運動”引起了人們思想上的混亂,經濟增長陷于停滯,國內人民生活必需品供應困難,一批知識分子積極倡導西方式的改革。這一切,已經使蘇共的執政基礎被鏤空。對于這一點,美國人自然看得很清楚。這部片子中,美國人虛構出蘇聯軍官為了過上好日子而叛逃美國,正是在向蘇聯人——主要是那些積極倡導實行西方式改革的知識分子——宣揚美國的生活是多么好,暗含有希望他們積極忽悠,推進實行西方式經濟體制改革和政治體制改革。
所以,看過這部片子,聯想我們面臨的西方國家明里暗里的遏制,忽然想起捷克斯洛伐克著名作家伏契克的一句話:“善良的人們,警惕啊!”
二戰著名的德軍元帥曼施坦因曾經對歷史的德國軍人做如下的評價:決定性的東西是德國軍人忘我、勇敢、忠誠和盡職,以及各指揮官的責任感和能力。正是這些因素使德國軍人在戰爭初期勝利的主導因素。更關鍵的是,德國的將領從來都力爭勝利,通過勝利獲得自己的榮譽與軍人的榮耀。但凡能夠成功的人都知道自己要什么,堅定自己的信仰也要堅定自己的追求。
歷史不是一本好讀的書,因為要讀出歷史不僅需要一雙會看的眼睛,還需要有自己的觀點,凡是在這個時代能夠活出自己的人,往往不是這個時代所需的主流。它們能很好地把握這個時代的桎梏,往往這些人都在冷眼旁觀著,如同看笑話般,看著別人的愚蠢,為自己的明智而慶幸。歷史只是個概念而已,往往大眾對歷史的概念都太大眾,隨波逐流或者愚蠢的可笑。真正時代的精英肯定不是把所有人的認識匯總然后很漂亮的擺在大家的面前以求鶴立雞群,他們往往深深地埋藏自己的想法,而后看其他人犯錯再把自己的想法看得更透更深。其實從古至今歷史上還真不乏這樣的犀利之輩,對人們可能會犯的錯誤既清楚又謹慎
【獵殺紅色十月】通過戰爭武器譜寫的倫理片,是7年后蘇聯解體的前兆和縮影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15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