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5-07-08 09:10
首映:1994-12-19
年代:1994
時長:111分鐘(中國大陸
語言:漢語普通話
評分:7.1
觀看數:67876
來源網:三年網
“炮打雙燈”面包我自己有
首先要聲明一下,這部上映于1994年的影片,獲得了第14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和美術獎,并且男女主角和男配都獲得了提名。當然“金雞”也沒太多含金量,但是起碼證明了這不是一部“下流”的片子!(名字起得實在讓人容易誤解)
至于為什么電影時長中國大陸111分鐘,英國115分鐘。我沒看過這四分鐘的片段,猜想可能是外國人有很大程度上不能理解中國文化,所以需要多拍點鏡頭詳細演明白了。不像我們看過國內早期的文藝片,知道凡是海浪拍打礁石、云霧繚繞之類的鏡頭意味著什么。(現在的電影進步多了,經常演繹得淋漓盡致。)
之所以起這個片名,是因為故事發生在民國年間一個以制炮竹為業的大戶人家。這家人只有唯一的一個繼承人春枝。自小被當作男孩撫養的她,長大后穿著長袍馬褂管理著祖傳家業。當她愛上窮畫匠牛寶后,沖破重重阻力要嫁給他。族老們為了防止外姓人搶走家產,商定用比炮的辦法決定這門親事。但悲劇發生了,牛寶于兩腿間燃放“炮打雙燈”花炮時,被炸成了廢人,黯然離開了春枝??
女主角扮演者是大眼睛的寧靜
本來是沖著《香魂女》去的電影資料館,結果到那買了票才知道改成了放映《炮打雙燈》。于是匆匆的上網查資料,只了解到是根據馮驥才的同名小說改編。聽現場講解,何平導演的第五代電影代表作,大致了解和《香魂女》類似,也是圍繞一個女人的命運展開。
片子開頭就是黃河擺渡。對于只去過壺口的人來說,畫面上的黃河著實要氣派的多。不難理解黃河邊上長大的馮驥才,對于黃河渡口、山西宅院的那份摯愛。
蔡家老宅子和王家大院、喬家大院風格類似。深宅大院里,外人看的是富貴氣派,里面的人哀嘆的是孤獨與寂寞。
寧靜飾演的蔡家大小姐,因為是獨女,父母去世后,被迫著男裝,當著蔡家炮的大當家。但是宅子里有管家,作坊里有掌事。這個東家更多的是一個符號標記,一種舊次序的支撐點。
作為一個外鄉人,牛寶的到來威脅到了舊次序的穩定。也攪亂了一個原本內心平靜,沒有性別意識的女人的心。
女人的覺醒,給這個鎮上的生活,蔡家的祖業,都帶來了不小的沖擊。如果東家嫁人,那生意怎么辦,蔡家炮是不是就此敗落?
而牛寶對于這個女人,單純的只是沖動
這片子上映時我在上中學,只是看過一些影評,無緣得見真面目。今日閑來突然想起,于是網上搜來看一看。平心而論應該給4分。不過,現在隨便一個爛片都有人捧,我決定給5分。電影的感覺挺有張力的,那時寧靜還沒有大紅,年輕又有魅力,身上帶著一股勁兒,巫剛看起來挺男人的,兩人還蠻有cp感的。畫面很美,90年代很多好片子! 個人覺得比張藝謀拍的那些同類型的片子好看。本片屬于被低估了的,不知什么原因豆瓣評分連7分都沒有。真是不科學。
男主女主命運真悲催,倆人就搞個對象,一堆人反對。又是抓起來打
蔡家的炮仗,作為蔡家(男裝)女主子的象征性菲勒斯,是把男性仆人女性化的符號性力量,也體現為不準在宅院中放鞭炮的“禁忌”。在傳統的陰陽轉化的文化中,女為陰,男為陽,但同時仆為陰,主為陽,二者在蔡家嫡長子傳承無繼的情形下,在一個女性家主身上呈現出矛盾,因此畫家牛寶用女性形象呈現家主相貌才被視為一種犯上作亂的“亂倫”禁忌。 畫家牛寶用鞭炮主動“受罰”,則為自己贏得了男性的尊嚴,從而成功地把家主“女性化”。95分鐘之后巫術色彩的“比炮”,也是武俠小說中比武招親/拋繡球故事的變體
牛寶,作畫師傅 不畏權貴,從一開始就沒有變。
這個角色比較理想化,小鎮上人人趨之若附的蔡家,他作為外鄉來的畫師被請去畫門神,不為錢,不為名,只因為同伴說了些蔡家的輝煌事跡,他便動了心,想去蔡家一探究竟。在他眼里也是他們請他來作畫的,他不卑不亢的畫畫,一開始他還對這一座“大宅子”“少東家”“管家”等人保持敬畏,當他發現因為自己與東家的親近而被針對時,他忽然看清楚了罩在這座宅子甚至這個小鎮的“大網”,這個名為“老規矩”“祖宗的規矩”的大網籠罩著這里的每一個人
“炮打雙燈”面包我自己有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16710.html